创业安徽故事汇丨“新农人”李青松:褪下戎装换农装

人民网广德7月31日电 (记者汪瑞华、张俊)身材结实,皮肤黝黑,谈起茶叶,今年29岁的李青松总能侃侃而谈,可要是把时间轴拨回至4年前,却是另一番模样。
1996年,李青松出生在安徽省广德市祠山街道山关村。高一那年,他响应号召,应征入伍,成为一名军人。2021年,退伍后的李青松自谋出路,和茶结下不解之缘。
聊到和茶结缘,还要从他喜欢刷抖音说起。
“当年直播间卖茶特别火,但很少看到广德黄金芽。”谈及此,李青松的心中很不是滋味,总想着能为家乡做点事,“兴许是为了争口气,一定把老家的茶卖出去。”因为在他眼里,这一芽一叶,蕴藏的是致富增收的生机,托起的是乡村振兴的希望。
就这样,退伍回来的李青松,用31.5万元安置费作为启动资金,拉着合伙人一起,在广德市东亭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。
“人家负责种,我就负责卖,分工明确。”李青松回忆道,因为一直都是在抖音看直播,并没有亲身体验过,真到对着镜头带货的时候,一下子却犯了难。
“压根就开不了口,除了紧张还是紧张,连自我介绍都说不明白。”至今想起来,李青松对自己的直播首秀记忆犹新,好不容易有几个粉丝下单,下播后发现都是亲戚朋友在背后默默支持。
时隔多年,再次想起那段开播的经历,李青松用了“好玩”来形容。
熟能生巧,几十场播下来,李青松不再拘谨,反倒越来越顺溜。“脸皮要厚,胆子要大,挑自己熟悉的说,不在乎直播间有多少人,也不在乎有没有人下单。”李青松总结道,不了解产品的销售,不是好销售。
为了能够在直播间里当个“话痨”,闲下来的时候,李青松就沉下心慢慢琢磨,把好的带货视频录下来,然后复盘分析,听到精彩的地方,还做笔记抄下来。
茶叶具有什么特性、冲泡方法有什么不同、口感品质又如何甄别……在学习中借鉴,在借鉴中总结,渐渐地,李青松对茶叶越来越感兴趣,也越来越懂茶。
如今,他的直播间“小李的黄金芽”每天晚上7点半准时开播,90分钟的直播时间,场均销售茶叶四五十斤,吸引七八十名粉丝在线观看。在他看来,只要每天有进账,就算是成功。
2023年,不甘于只卖茶的李青松,在广德市邱村镇祥凌村一次性流转了340亩茶园,在直播销售的基础上,尝试着自己种、自己收、自己加工。
“接触直播间久了,看到了家乡黄金芽的市场,就有了敢于种茶的底气。”李青松感慨,没有卖不掉的茶,只有卖不出去的价。
别看他年纪不大,但颇懂生意之道,除了打出14天无理由退货的承诺之外,还会时不时免费搭上广德的农特产品,比如当地的板栗、干笋、桃子等,即便在打包称重上也是只多不少。
品质好、价格亲民,加上还有额外的小福利,让李青松直播间的粉丝来了一拨又一拨,好多头回客都成了回头客。
今年清明节前,李青松流转的茶园迎来开采。“由于日常管护得好,茶叶长得壮实,这一季光是干茶就加工了7000多斤,产值300多万元。”眼下,李青松正忙着茶园施肥,算起春茶季的收成,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。
从军营到茶园,从手握钢枪到采撷新芽,从守卫疆土到振兴乡村,多年来,李青松用实际行动展示着军人“退伍不褪色”的品质,他把军人的担当化作守护茶山的力量。
一路走来,李青松坦言吃到了苦头,也尝到了甜头。如今的他,就像踢正步一样,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“茶人梦”。
(责编:关飞、张磊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